喉痹
来源:西安新城中大耳鼻喉医院咽喉诊疗中心
点击咨询什么是喉痹?
是指以因外邪侵袭,壅遏肺系,邪滞于咽,或脏腑虚损,咽喉失养,或虚火上灼所致的以咽部红肿疼痛,或干燥、异物感、咽痒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咽部疾病。或可伴有发热、头痛、咳嗽等症状。西医学的急、慢性咽炎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在咽部的表现可参考本篇进行辨证施治。
喉痹有什么表现?
诊断要点
1.病史 多有外感病史,或咽痛反复发作史。
2.临床症状 咽部疼痛或微痛,咽干、咽痒、灼热感、异物感。
3.局部检查 咽部黏膜微红或充血明显,微肿,悬雍垂色红、肿胀,或见咽黏膜肥厚增生,喉底红肿,咽后壁或有颗粒状隆起,或见脓点,或见咽黏膜干燥。喉核肿胀不明显为其特征。
4.其他 血常规检测,咽部细菌培养等有助于本病的诊断。
喉痹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?
病因病机
喉痹的发生,常因气候急剧变化,起居不慎,风邪侵袭,肺卫失固;或外邪不解,壅盛传里,肺胃郁热;或温热病后,或久病劳伤,脏腑虚损,咽喉失养,或虚火上烁咽部所致。
1.外邪侵袭 ,邪聚咽喉 气候骤变,起居不慎,卫表不固,风邪挟热邪或挟寒邪外袭,壅遏肺系,肺气闭郁,失其宣畅之机,邪热不得宣泄,上聚咽喉,发为喉痹。《太平圣惠方?卷三十五》谓:“若风邪热气,搏于脾肺,则经络痞塞不通利,邪热攻冲,晌觉壅滞,故今咽喉疼痛也。”风寒之邪外袭,外束肌表,卫阳被遏,不得宣泄,壅结咽喉,亦可发为喉痹。
2.邪毒传里,上攻咽喉 外邪未解失治或误治,余邪未清,热盛传里;或过食辛热煎炒、醇酒厚味,肺胃热盛,邪热搏结,上攻咽喉发为喉痹。《诸病源候论?卷三十》:“喉痹者,喉里肿塞痹痛,水浆不得入也……风毒客于喉间,气结蕴积而生热,致喉肿塞而痹痛。”
3.脏腑阴虚,咽失濡养 素体虚弱,或房劳不节,久咳久病伤阴,或过用温燥劫阴之品,致肺肾阴虚,阴液不能上承濡养咽喉,阴虚水不制火,虚火上炎,熏灼咽喉,发为喉痹。《景岳全书?卷二十八》谓:“阴虚喉痹但察其过于酒色,或素禀阴气不足多倦少力者是,皆肾阴亏损,水不制火而然。”
4.脾胃虚弱,咽失温养 先天禀赋不足,素体虚弱,或年老体衰,或病后初愈,或饮食不节,思虑过度,劳倦内伤,或久病伤脾,或过用寒凉,或吐泻太过,致脾胃虚弱,水谷精微生化不足,咽喉失于温养,发为喉痹。如《医学心悟?卷六》说:“喉间肿痛,名曰喉痹,古人同用甘桔汤主之。然有虚火实火之分,紧喉慢喉之别,不可不审。虚火者色淡,微肿,溺清,便利,脉虚细,饮食减少。此因神思过度,脾气不能中护,虚火易至上炎,乃内伤之火……”
5.脾肾阳虚,咽失温煦 因苦寒凉攻伐太过,或房劳过度,或操劳过甚,或久泻久痢失治,至脾肾阳虚,阳虚则阴寒内生而凝滞,咽喉失于温煦,发为喉痹。
6.痰瘀互结,痹塞咽喉 情志不遂,气机郁滞不畅,气滞痰凝,《杂病源流犀烛?卷二十四》说:“七情气郁,结成痰涎,随气积聚。”加之喉痹病久未愈,反复发作,余邪滞留,久则经脉瘀滞,痰凝血瘀,互结于咽喉发为喉痹。
特别提醒:张全安教授受央视邀请参加CCTV《名家访谈》节目,在与主持人阿丘深入探讨耳鼻喉疾病诊疗之道后,目前已返回西安。他们将立即投入到为广大耳鼻喉患者诊疗的工作中。【点击观看视频】
需要咨询预约张教授的患者朋友,可拨打医生热线:029-87401000或点击【在线咨询】即可预约挂号。
看完这篇文章您的感受是:
-
祈祷
1人
-
难过
1人
-
担忧
1人
-
震惊
1人
-
有帮助
1人
-
不解
1人